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|山西商城映春秋
发表时间:2025年11月18日浏览量:
在平遥,城墙会说话。当夕阳掠过垛口时,青砖的斑驳纹路在历史深处低语。自2000多年前始建,20多年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,这座曾经与世界相连的晋商古镇,用层层时光年轮写下了永生的精神密码。
2022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抵达山西省平遥古城。他从迎训门走进城内,登上城墙俯瞰整个古城,在“活的古城”里触摸历史、探索传统。秘书长指出,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属于我们这一代,也属于子孙后代。
1823年,日升昌银行诞生。它的名字的意思是“冉冉升起的太阳带来繁荣”。昔日,商人们长途跋涉,那时,他们必须携带金钱,并依靠押运机构来携带,这充满了危险。日升昌销毁带有防伪标记的纸钞,消除了长途携带钞票的弊端。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业的起源。
明清时期,晋商云游九千里,横跨欧亚大陆,称霸商界五百年。日升昌银行成立后的一个世纪里,平遥县诞生了22家银行业银行,占当时中国银行业银行总数的近一半,创造了跨越古今的商业传奇。
“平遥”二字寓意平定远方,蕴含着国家安定的美好祝愿。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,拥有国家20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1997年,平遥古城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,这是中国首次以整座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平遥继承了时间的重量,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再次成长。依托平遥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,挖潜拓宽,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升温。2024年,游客人数将达到1012万人次。千百年来,平遥承前启后,闪耀着新时代的辉煌。
城市提供骨骼,文脉塑造灵魂。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神奇的有力见证,牵动情感共鸣。这种与历史的精神纽带,让平遥人民以使命感为翅膀,在保护和传承古城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耕耘,不辜负岁月的馈赠。
策划:黄火、范华
坐标发起人:韩申、王志斌
导演: 彭卓
记者:彭卓、徐伟
摄影:徐新元
包装:夏勇、史凯利、杨振南、黄精聪
公布人:王帅龙
新华社音像部出品
新华社出品 
